葡萄胎
|

【高齡懷孕要小心】葡萄胎是什麼?症狀、病因和治療方法全解析!

如果你在35歲或以後懷孕,而懷孕初期陰道頻頻出血、出現嚴重的噁心/嘔吐或腹部很快地增大,便要留意葡萄胎的可能性。這篇文章會為大家分享葡萄胎的症狀、病因和治療方法。

甚麼是葡萄胎?

當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,受精卵會快速分裂,增長成未來會成為胎兒組織和胎盤組織(負責輸送營養給胎兒)的兩大部分。

然而葡萄胎是指本身應成長為胎盤組織的細胞異常地成長,其中可分為「完全性葡萄胎」「部分性葡萄胎」

前者的全部胎盤組織異常腫脹,形成充滿液體的囊腫,而無法形成胎兒組織

後者的胎盤組織則可分為正常和不正常(形成囊腫)的部分,可能可以形成胎兒組織,但一般胎兒無法存活,而是會形成早期流產。

葡萄胎的症狀

產生葡萄胎的孕婦通常會有以下症狀:

  • 懷孕首3個月陰道出血(通常為深啡色或鮮紅色)
  • 出現嚴重的噁心和孕吐(因為患者體內的hCG水平會較正常媽媽更高)
  • 子宮異常增大(正常情況下,大多數媽媽由第二孕期,即第12週後才會開始察覺腹部增大)
  • 可能會從陰道排出葡萄狀的囊腫組織
  • 懷孕早期出現妊娠毒血症(症狀包括:蛋白尿和血壓高於正常水平,i.e. 140/90 mmHg)
  • 下腹疼痛

產生葡萄胎的原因

葡萄胎是由染色體出錯引致。

精子和卵子各自帶有來自爸爸和媽媽的23條染色體,正常情況下,當一顆精子和一顆卵子結合後,受精卵便會總共帶有46條染色體。

但有時,如果當兩顆精子同時與一顆卵子結合,受精卵中便會存在46條來自爸爸的染色體,再加上卵子中來自媽媽的23條染色體,便會帶有總共69條染色體。

錯誤的染色體數目會使受精卵像腫瘤般不受控地分裂,從而形成葡萄胎。

出現葡萄胎的機率(哪些人士更高風險?)

葡萄胎屬於較罕見的妊娠併發症,大約只有千分之一的媽媽會產生葡萄胎。

葡萄胎較常見於兩類人士,分別是:

  • 低齡懷孕(20歲以下)或高齡懷孕(35歲或以上)的孕婦
  • 先前妊娠曾經出現過葡萄胎的孕婦

葡萄胎的治療

多數情況下,葡萄胎無法在媽媽體內存活而會自然流產。

如果未有自然流產,醫生可以透過藥物或手術引產

完成治療葡萄胎後的追蹤

為了預防下面提到的併發症,患者一般需要進行血液和尿液檢查至少六個月,以確保體內的hCG已經回到正常水平。

葡萄胎的併發症/後遺症

大多數出現葡萄胎的女性在完成治療後便可回復正常,但如果體內的葡萄胎細胞未被完全清除,便可能會發展成「妊娠滋養細胞腫瘤(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)」

妊娠滋養細胞腫瘤可以被分為良性惡性(例如絨毛膜癌),如果未有及時治療,腫瘤細胞可能會侵入到子宮內壁(可能會造成陰道出血),甚至是其他器官。

這也是為何在清除葡萄胎後,醫生會持續追蹤患者體內的hCG水平,以便及早作出治療。

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治療

大多數妊娠滋養細胞腫瘤均能被治癒,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:化療(用藥物殺滅腫瘤細胞)和切除子宮

如何避免葡萄胎?

目前尚未有方法可以預防或避免出現葡萄胎,只有避免低齡或高齡懷孕,才能降低葡萄胎風險。

完成葡萄胎治療後還可以繼續備孕、懷孕嗎?

在剛剛完成治療後,你應該繼續使用避孕措施。

只有在醫生告知你可以安全懷孕後,你才可以繼續恢復備孕。

您可能會有興趣